3月30日,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黄闸湾镇,随着线路N1534-N1542段导线顺利展放到位,标志着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起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的新甘省界,止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的甘陕省界,线路长度1469千米,新建铁塔2810基,共划分11个施工标段,途经甘肃省10市29县区,占全线总长度的65%,是目前甘肃境内长度最长、环境最复杂、地质种类最多、各类跨越最多、外协难度最大的直流输电线路,全线跨越高速公路、国道、电气化铁路以及35千伏以上线路共计224处,是甘肃电网建设征程上的又一重大挑战。
建设过程中,国网甘肃电力高度重视、科学部署,严格落实“六精四化”建设要求,以工程全方位、全过程标准化管控为管理手段。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实行区域化管理;推动属地供电公司与政府建立的三级沟通协调机制高效运转,切实解决工程前期手续办理、施工阶段内外部协调问题,梳理形成“先签后建”工作一本账,实行问题销号管理制度,依法合规、安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建立标准化督察日计划,持续强化主动式安全管理,坚决整治重复性和习惯性违章,重点抓实有限空间作业、组塔、架线、索道运输、“三跨”等安全管控措施落实,全力抓好风险管控、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等工作。
统一全线工艺标准化,在基础阶段编制标准工艺图册,在铁塔组立及架线阶段拍摄标准工艺视频指导现场施工,并从设计质量、工艺引领示范、关键节点转序验收、全过程技术监督等8个方面制定标准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质量管控水平。
通过自主研发移动端app,深度融合工程建设的进度管理、车辆管理、跨越模拟、技术指导、索道管理等五大重点业务需要,利用多维数据协同与智能算法赋能,确保各环节高效协同,形成闭环管理,依托数字化系统,工程各环节得以实时监控与优化,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
紧扣建设计划一条主线,科学统筹设计、物资、停电等各方面要求,严格一级网络计划刚性执行,历经16个月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据悉,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全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途经新、甘、陕、川、渝五省区,全长2290千米。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从新疆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可保障清洁能源跨省消纳,推动“十三五”电力规划疆电外送第三通道落地实施,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贯彻国家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的具体表现。